石雕彌勒佛及其造型
彌勒,是梵文的音譯,意即“慈悲為懷”,在佛經中,慈悲的含意為“去苦予樂”,無條件地使對方得到快樂謂之“慈”,無條件地為他人除去苦難謂之“悲”。彌勒是姓,其名叫“阿逸多”,意為無人能勝。彌勒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一個大婆羅門家庭,屬第一等貴族,他后來皈依佛門,被釋迦牟尼指定為佛的法定接班人,稱為“未來佛”。彌勒得道后,比釋迦牟尼先離開人世,至兜率天中,使兜率天成為彌勒的一方凈土,據說彌勒要在兜率天中待56億7千萬年,才能下生人間,接替佛祖的地位。彌勒佛(未來佛)、燃燈佛(過去佛)和釋迦牟尼佛(觀在佛)組成中國佛教中著名的“三世佛”。 正宗的彌勒佛造像是印度式的,莊嚴肅穆,凝神入定,常見于寺院中的大雄寶殿,以三世佛的形式出現,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左邊為燃燈佛,右邊為彌勒佛。 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flywithspeed.com。
彌勒佛是未來世界的主宰者,在信徒們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故各地雕造的彌勒佛均十分高大,形成中國佛教造像之“最”,如四川凌云的樂山大佛,便是一尊彌勒佛的造像,通高71米,佛像的耳朵中間可并立2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雕佛像。北京雍和宮萬福閣內的彌勒木雕像,佛高18米,是我國最大的木雕像。由于彌勒現在還是一位菩薩,故有不少地方仍然是帶天冠的菩薩裝飾,單獨在天王殿或彌勒閣中供養。如圖是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中的大銅像“強巴佛”(彌勒佛在藏語中叫強巴佛)佛高22。4米,蓮花座高3。8米,總高26。2米,單一只耳朵就有1個半成人的高度,整座彌勒像均用銅鑄成,將其稱為銅鑄佛像的世界之最,是當之無愧的。
除以上三尊我國著名的彌勒造像外,高度在10米以上的彌勒佛造像還有:山西大同云岡石窟的兩尊交腳彌勒,均雕鑿于北魏時期,一尊高為13米,另一尊高為15。6米;浙江新昌大佛寺內的彌勒坐佛,雕鑿于南朝梁天監元年,高為12。3米;浙江紹興柯巖的彌勒坐佛,雕鑿于隋唐時期,高為12米;浙江紹興羊山石佛寺(又名靈鷲禪院)內的彌勒坐佛,雕鑿于隋代,高為10米;甘肅敦煌莫高窟內的兩尊彌勒坐佛,一為泥塑,高為26米,另一為石胎泥塑,高為33米,均創制于唐代;甘肅武威天梯山的彌勒坐佛,雕鑿于唐代,高為26米;甘肅永靖炳靈寺的彌勒坐佛,雕鑿于唐代,高為27米;四川仁壽牛角寨的彌勒半身佛,雕鑿于唐代,高為15。85米等。
這里值得提出的是印度的彌勒,在中國的浙江奉化找到了化身,他就是產生于唐末五代后梁時期的布袋和尚“契此”。此和尚號長汀子,身材矮胖,肚子特大,寢臥居住沒有固定地方,拿著一根木杖,四處云游募化,能預言人間吉兇,預測天氣變化,平時說話嬉笑怒罵,卻頗有佛理,舉手投足,皆有寓意。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世經歷,由于他經常背著一個布袋,故而稱他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圓寂也頗耐人尋味,公元917年3月,他端坐在奉化岳林寺東廊的一塊盤石上,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世人見狀深感驚奇,便認定布袋和尚是彌勒的化身,按其容顏繪成圖像,流傳各地,從此,布袋和尚取代了佛經里的彌勒佛而名揚四海。千百年來,在中國佛寺里供奉的大肚彌勒佛,大多是照布袋和尚形像塑造的,人們對這尊袒胸露腹、箕踞而坐、善眉樂目、笑口永開的大肚彌勒,寄予無限的信任和期望,誰去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災除病,保佑平安。北京潭柘寺的彌勒殿中,有一副對聯,給人以哲理性的啟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任何造型藝術都離不開具體形象,佛國世界里的佛、菩薩、羅漢等的造型藝術也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體現的。彌勒佛的形象是人間信仰者形象思維的產物,正是佛教信徒們對佛像的種種神化,才使彌勒的造像有三十二個相,八十種好。中國的工藝美術家們對大肚彌勒情有獨鐘,其造像幾乎遍及各類民間藝術,其中尤以木雕為多,創制者們既遵照了佛教造像的印相之規,又以獨有的思想感情和靈思,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熱情,使作品沖出了宗教藝術的一些程式和戒律,塑造了人世間有血有肉、神情并茂的富有力度的藝術形象,使一位佛祖變成了一尊手攜布袋、坦胸露乳、喜笑顏開、和藹可親的大胖和尚。
清末著名民間雕刻藝術家朱子常創制的“五子嬉彌勒”便是一件富有生活情趣的佳作,五個稚子竟毫無顧忌地戲嬉在大肚彌勒的身上,活潑中透出恢諧,喜樂中蘊含幽默。現代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葉潤周創作的黃楊木雕“皆大歡喜”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葉大師巧妙地在大肚彌勒的“喜”字上作文章,將木材的紋理材質和彌勒那肥胖圓滿的體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人物的頭部及胸腹部夸張后作為主體,使整座作品概括成五個圓形:彌勒的整個外形是圓形,頭是圓形,兩只乳房是圓形,腹部是圓形,手中的乾坤袋也是圓形,給人以壯實圓滿的感覺。彌勒坦胸露腹,雙手反按至頭頂,雙腿伸展在腹部以下的兩旁,臉部表情笑逐顏開,喜氣洋洋。巧妙的是葉潤周把黃楊木質天然的圓形中心紋理自然地裝飾在人物形象的高凸處,如雙乳頭、雙膝蓋、腹部臍心處、頭頂和雙頰,給這件作品增添了節奏和韻律。整件作品的左右完全對稱,構成了藝術品形式美和裝飾美的法則。該作品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一等獎,并被評為國家級“珍品”。
藝術是相通的,我們期望寺院殿堂佛像創制者們能從工藝美術師們的作品中汲取營養,使彌勒的造像更為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