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佛像有哪些意義
石雕佛像是什么?石雕佛像可以影響人心的觀念也許正是佛教徒造石雕佛像的根本原因。據《賢愚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前世是波塞奇王,就因為畫了八萬四千幅佛像,讓各處偏僻小國的人都能供奉,他才成了現世的佛祖,而且涅檠之后,還要受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座塔的果報。可見,造石雕佛像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對于傳播佛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flywithspeed.com。
石雕佛像的神奇力量在于何處?古代印度人對于相貌身材有相當深刻的信念,認為凡是將來大有作為的人與一般人肯定有很大差異。佛陀當然也是如此。據傳說,佛在誕生之后,凈飯王曾經讓仙人阿私陀為他看相,阿私陀說釋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佛教中稱為"相好",也就是說與一般人不同的三十二處顯著特征和八十處細微特征。這些特征雖然是對嬰兒的描會,但是其中不少特征還是作為雕塑佛像的依據。
印度人看好的這些身體特征也成了佛教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據說通過觀察體味佛的相貌體態來凈化自己的靈魂,也是佛教徒修持佛法的方法之一。叫"觀佛"。觀佛不僅僅是看石雕佛像,更重要的是要沉思默想,通過觀看佛的"相好"而想象佛的崇高。在內心與佛親近,這樣就可以縮短與佛的距離了。因為你在念佛,觀看佛像,就如佛真的出現在你面前,"人之自信,無過于眼,當觀好像,便如真佛"。
正因為佛像雕刻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歷來的佛像都極具美感,并不像基督教的十字架上的耶穌那么悲壯。佛教是通過形象的感染來達到宣傳目的的。形象的美不僅可以讓人感到身心的愉悅,同時還具有引導作用。據說曾有一位叫金幢的王子,本不信佛,有一位和尚告訴他,現在有一座佛像,"眾寶嚴飾,極為可喜",不妨去看一看。王子就隨和尚進石雕佛觀像。他一見佛像,立即被佛像的莊嚴美麗所陶醉,對和尚說,佛像尚且如此,何況佛的真身呢?于是,他合掌禮拜。回宮之后還念念不忘,終于出家,來世成為財首菩薩。于是他就在寺院捐建了石牌坊、石雕龍柱等大型寺院建筑。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石雕佛像的身影。石雕佛像主要就是供人們虔誠的祭拜的。佛像是我國的一種藝術形式,從東漢傳入我們國家開始,佛教的發展一直就沒有停止過。石雕佛像的發展過程當中也會加入一些人為的主觀思想,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寧靜祥和、慈祥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