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呼吁-關于建立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博物館的建議
■曾竹韶?《雕塑》雜志的創刊,進一步表明政府和國家對我國雕塑藝術事業發展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中國雕塑界幾代人的夙愿終于得到了實現,令人欣喜不已,感慨頗多。回想十余年前我曾提出在首都建立“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博物館”的建議,至今仍是有始無終。熱心此事的劉開渠先生,付天仇先生已經故去,而今我已八十有七,時不待我,更深感責任重大。故借貴刊問世之際,以吐心聲,再作呼吁!?1983年,我首先向國務院提出在首都建立“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博物館”的建議。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flywithspeed.com。
國務院辦公室信訪局復云:“你來信所提建議,國務院領導同志十分重視,已轉批北京規劃局考慮地址,待經濟好轉后再組織實施。”北京市政府積極響應,并在1987年7月,市規劃局(88)城規發第(242)號文件中對館址的選定提出了初步意見。1988年,劉開渠、華君武、宣祥婆、付天仇、王克慶、盛陽等先生和我對建館計劃及具體事宜又聯名提出建議。據說當時國家文物局的某些領導,則從①各地區按照自己的特點陳列就可以了?②建立博物館需要許多臨摹品,經費太大。③通過行政力量去雕刻真品有困難,據此不可能建立高水平的博物館為理由,認為建立這個博物館沒有必要。
致使有關建議受阻。1989年我們對此又上書一一提出說明性見解,但未獲復音至今。遺憾之至。?眾所周知,中國的雕塑藝術歷史悠久,遺產豐富,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最具價值的陵墓雕刻、石窟雕刻和寺廟雕塑等許多優秀的作品,絕大部分置于深山大漠、荒煙曠野的邊遠地區,隨時隨地遭受著自然的風化、剝落、坍塌和人為的盜竊、破壞等天災人禍的威脅。
這些歷經千百年風雨滄桑幸存至今的藝術珍品,毀于一旦,勢必造成我們民族也是整個人類文化遺產再也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就專業角度而言,作為立體的雕塑藝術,借助圖片僅能反映其貌,只有在具體的作品面前才能全面深刻地認識和感受到雕塑的?造型、空間體量和處理手法上的高妙所在,以及雕塑藝術真正的價值和真魅力的內涵。但是,由于雕塑遺址地點散落四方,加上交通不便,造成了我們對其學習、研究的諸多困難。不能不說這也是困擾中國雕塑藝術學術領域長期難以形成規模化、系統化的客觀原因之一。對弘揚和傳播中華民族雕塑藝術和傳統的文化已經帶來了十分明顯的不利影響。
客觀現實的迫切性,逼迫我們再不能老是采用“面對”的態度,應拿出膽識、勇氣和辦法使之盡快得到扭轉和改變。?在法留學期間,我曾系統地學習過歐洲的美術教育。西方對雕塑藝術的重視,被徹底地貫穿于他們的美術教學之中,大量的傳統雕塑作品陳列在美術院校的課堂,成為學生基礎教育的經典范例。在這種代代相傳的氛圍中,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繼承下來,成為西方藝術家藝術實踐和創新的根基。這一教學模式已廣為我國美術教育所接受并且正在沿循。
回國后從事美術教育幾十年,愈來愈使我強烈地感到,歐式的或蘇式的美術教育體系各有其長處,但他們都很重視和強調自己民族文化的傳統,通過學習的過程使之得以?繼承和弘揚。然而在這些教育模式主導下的審美風格和價格取向卻不可能把中國傳統雕塑藝術納歸其中。實事不辯自明,我們培養的學生,對我們自己雕塑藝術的傳統知道多少?認識多少?掌握多少呢?在他們創作的雕塑作品中,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又有多少體現呢?面對大量雕塑比比皆是“歐派”或“蘇派”的風格,繼承傳統藝術,弘揚民族文化只能停滯在一種倡導的口號。向外來文化的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借鑒有益的東西來豐富和提高自己,但絕不是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甚至打倒自己。培養國外文化、藝術的“義務宣傳員”絕不是我們教育的方向。
這并不是固執排斥向外來文化的學習,這是一個事關民族文化如何生存、延續、發展的原則性問題。藝術的生命在于它的個性創造。一個民族的藝術要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是獨樹一幟的民族特色。即使把法國的、蘇聯的,乃至整個西方的雕塑藝術統統搬進中國,中國的雕塑也不會因此而在世界雕塑藝壇上占據一席地位。因為中國的雕塑藝術沒有自己的形象,沒有屬于自己民族個性化的風格特征。
我們要用自己藝術傳統和文化精神建立自己的教學體系,培養出自己的藝術家,創造出屬于我們民族、我們時代的藝術杰作。這是一個重大的文化使命,一個重大的歷史使命。她對中國雕塑藝術發展的取向將具有重要的奠基意義。教學為“百年樹人”之大計。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視。
?毋庸置疑,中國雕塑藝術具有自己優秀的傳統,否則不可能形成舉世無雙的藝術特色。令人深感痛惜和不安的是我們現今在雕塑藝術領域的“基本建設的條件遠不盡如人意,使我們難以展開對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進行深、博、精、透的調研,直接影響其學術水平的日臻提高,嚴重阻礙了中國雕塑教學體系的形成,從而缺乏必要的手段行之有效地將中國傳統藝術融進教學和社會美育的普及之中。在對比強調科學性、系統性的西方藝術教育暴露出薄弱的一面,使我?們常常陷入一種盲從和不自信的被動。因此,“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博物館”的建立不僅及時、迫切,而且非常地重要。是一件功德無量、義蓋千秋的文化大舉措。
歷史留給我們豐厚的遺產,我們再給歷史一個新的輝煌。該館的建立不僅可以將散落于各地的古代雕塑作品精選、集中、系統地陳列在一起,為專業人員的學習和創作提供一個學習、研究、反復觀賞體味的良好環境,為廣大的民眾和國外友人提供一個了解、認識中國文化的固定場所;而且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完全可與舉世聞名的埃及“古代雕塑藝術博物館”、羅馬“藝術博物館”、法國“盧浮宮藝術博物館”相媲美,成為一個新的人文景觀的旅游熱點。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以上的參觀者為埃及和歐洲的藝?術博物館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又通過這些四面八方的觀眾直接或間接地把博物館的名聲和其文化藝術傳向世界的各個角落。這又是一筆何等的價值和收益啊。這也正是從建立“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博物館”更深遠意義上所考慮的,它對人民群眾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自豪感的激發,對中國雕塑藝術民族化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文化藝術的建設和促進所產生的影響,將是用經濟無法估量的。
?我衷心希望,在全國雕塑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政府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博物館”早日屹立在我們華夏文明古國的大地上。如您對本文感興趣,可繼續跳轉了解玉海雕塑公司的其他文章,或直接前往玉海雕塑廠進行參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