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麒麟的深入了解
麒麟是古代的仁獸,集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豬尾于一身,乃吉祥之寶。下面對石雕麒麟進行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使您對石雕麒麟有深入的了解。 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flywithspeed.com。
石雕麒麟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民間認為麒麟有鎮宅辟邪,增加家中吉祥的作用。用優質天青墨玉、霞玉、緬甸玉、漢白玉、墨玉、佘太玉、砂巖、大理石、花崗石、銀灰白石、雪花白等石材玉料制作石雕麒麟。石雕麒麟雖然是使用冰冷并且沒有感情的石材制作而成的,但是制作出來的石雕麒麟卻具有祥瑞、吉祥之意。深受人們的喜愛和青睞。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仁獸”所具備的品質,恰恰符合兩千多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范。在民間傳說和有關史料的記載中,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而死,孔子曾為麒麟寫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孔子死后,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的詩句。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獲麟解》云:“麟一角而載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游必澤土,祥而后處,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王者有出,與鳳龜龍謂之四靈。”
在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寶庫里,石雕麒麟是我國歷代人們喜聞樂見的裝飾形象。這個瑰麗多姿、儀態萬千的神靈瑞獸,不僅集中了自然界各種動物美的大成,而且還表現出了超出自然本色理想化的形式美,給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享受。石雕麒麟,不僅是祥瑞的象征,麒麟文化還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象征。并且從春秋時代至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中國民間長久寄寓傳頌的麒麟經我們雕刻,體現形態莊重,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貴而不俗,靈而不鈍,蘊含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福,向往盛世、平和可親的精神,體現大中華風范。
石雕麒麟在國內外享有“石破天驚,巧奪天工”之盛譽。麒麟在華夏民族的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他是一種仁獸的象征,是將其他動物的身體最寶貴的地方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吉祥之獸。在古代的朝堂上都會擺放一對石雕麒麟,用以震懾官威,同時也是統治者的一種象征。 據說石雕麒麟能夠消災解難,驅邪鎮宅,催財升官。在工作性質穩定的場所擺放上一對石雕麒麟,象征著事業的節節高升。在擺放石雕麒麟的時候,要將麒麟的頭朝門或窗外,以確保家人的平安。相傳每逢有喜事降 臨的時候,麒麟就會在人間現身。大家都期盼麒麟的現身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