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師孔子像的簡單介紹
在我國有很多的文廟,文廟的正殿都會懸掛著孔子的畫像,畫像上通常會題寫“至圣先師”或者“萬世師表”幾個字。意思是最有成就的,達到圣人境界的老師,是后世的表率。那么,孔子為何被稱為了“至圣先師”呢?一般我們說到至圣先師的時候,特指的都是孔子一人,可以說孔子是全國教師的祖師爺,他并不是全中國的第一個老師,在孔子之前就有學校,那個時候的學校是屬于國家機構。當時,學在官府,官師合一,書塾的先生是年老告歸的官員,負責在地方推行教化,孔子之所以被推崇為教師行業的祖師爺,并不僅僅因為他開辦并推廣了私塾,也不是因為他那“三千子弟,達者七十二”,最重要的是他開開創了一條放之四海皆準的教育理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這八個字,放在今天任何一所學校里,都是被推崇的教育準則,甚至現在很多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依然做不到這八個字。但是在兩千四百年前的孔子,就已經把這八個字,做到了極致。
其實,孔子所處的年代教育資源是非常有限的,當時的教材來來回回就那么幾本厚重枯澀的經典,教育場所更是捉襟見肘,今天在鄭國,明天就有可能要動身去魯國。但是孔子培養出來的學生確實遍布各國,從政到商到文學,都有他的學生,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這就是孔子最巧妙的地方,他的一生看似都是在周游列國中顛沛流離,但是在顛簸的途中,他卻能將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教育學生。在那個沒有高鐵沒有汽車的年代,出門有輛馬車就應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而馬車這個工具,說白了也就是省省力氣而已,未必有多省事。可是當我們翻開《論語》,孔子幾乎在每個一個國家都對學生有所教育,根據不同的風土民情,將晦澀的知識,攤開來講給學生。孔子之后,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游學已經成為了文人們的必修課。這不僅僅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那么簡單,更是一次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征程。縱觀中國古代凡是有成就的大詩人,學者,無不經歷過游學的歷練,方能有所大成。當然,其中難免有一些因為流放和貶謫不得不“游”的成分,但是這種在旅途中檢驗所學的傳統,也是確鑿無疑的。游學的實踐,自孔子而來,開枝散葉。用中國人的傳統說法,叫做:師法天地。在古人的眼里,天地,無疑是最大的老師。孔子的思想對當時的中國甚至一些東亞國家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人們為了紀念孔子,在各地都擺放在孔子雕像,孔子雕像的表情自然神態可掬,將至圣先師偉大教育家的莊嚴凝重表現的淋漓盡致。